NBK联轴器手册 MST-40K/MST-20C/MWSS-12C 沟槽型 狭缝
蛇形弹簧联轴器 用途
联轴器已经标准化,但是选择一个合适传动系统的联轴器并不容易,原因在于联轴器工作的好坏,除与其本身的结构、几何尺寸和特性参数等有关外,还与所处传动轴系的动力特性、载荷情况、安装和维护等一系列因素有关。 因此, 某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联轴器,常常只能在某一特定传动条件下, 才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,不可能在任何一种传动中,在任何一种工况下,都有同样的功效。 所以,对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传动, 如何选择比较恰当的联轴器,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机械的工作性能、使用寿命、维护与经济性的十分重要的问题。 下面我给大家说说在选用联轴器时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。 1.是否需要联轴器具有某些适应位移的能力? 2.如果需要,是何种类型?角向、径向、轴向及其范圈。 3.有没环境危险,诸如油、酸、热等? 4.是否允许或希望具有扭转挠性? 5.有否专门要求, 诸如耐火、导电性, 拆装方便性等? 6.系统是否需要过载保护? 7.载荷的类别,即均匀、脉动、间歇、冲击等。 8.传动中任何飞轮的惯性矩和位置。 9.预计传动周期的不规律。 10.限制扭转振动的专门要求 11.联轴器的扭转刚度 12.两个半联轴器主要部分的惯性矩 13.预计联轴器将承受的最大振动惯性扭矩 14.轴向振动的可能性 15.某些操作条件的专门要求。 汽车用传动轴十字轴技术要求
NBK联轴器手册 MST-40K/MST-20C/MWSS-12C 沟槽型 狭缝
用户在膜片联轴器的安装过程中找中心是转动设备的重要步骤。如果找正的步骤不对或找正找的结果不理想,会引起转动设备的振动值超标,影响着转动设备的正常运行,尤其是高转速设备,对联轴器找正的数据要求极为严格。今天我们介绍一种适合于所有安装方式的方法。 设计机器时规定两轴中心有一个允许偏差值。从装配角度讲,只要能保证联轴器安全可靠地传递扭矩,两轴中心允许的偏差值愈大,安装时愈容易达到要求。但是从安装质量角度讲,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,对中愈精确,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,使用寿命愈长 膜片联轴器主要是两半式联轴器,先固定一断,如主机侧联轴器定位后,以此为基准调整另一个半联轴器,使其与主机侧半联轴器对中。把百分表固定到主机侧半联轴器上,百分表触头接触另一个半联轴器,并转动此联轴器来找正调整,还是把百分表固定在非主机侧半联轴器上,百分表触头接触主机侧半联轴器,找正用表放在主机侧或者传动机测都可以,主要以工作方便为主。对中时,圆周调整左右值=上下值得和。最后检验对中找正的标准是两个对轮中心重合,也就是使两对轮的外圆重合,两对轮的结合面(端面)平行(两中心线平行)。确保了主动端从动端两半联轴器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。下面详细介绍下联轴器找正的方法。 联轴器找正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联轴器找正时可能遇到的四种情况: 常见的找正方法有下列几种: 1直尺塞规法 利用直尺测量联轴器外圆各方位上的径向偏差,利用塞规测量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偏差(同心度)。说白了直尺塞规法就是用眼睛估摸 用锯条看径向偏差 用塞规 凭眼睛和感觉来计算这种方法简单,但误差大。一般用于转速较低、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。 2外圆、端面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轮毂的外圆和端面上的数值, 对测得的数值进行计 算分析,确定两轴在空间的位置,最后得出调整量和调整方向。这种方法应用比 较广泛。其主要缺点是对于有轴向窜动的机器,在盘车时端面测量读数会产生误 差。它一般用于采用滚动轴承、轴向窜动较小的中小型机器。 3外圆、端面三表法 此法是在端面上用两个千分表,两个千分表与轴中心等距离对称设置,以消除轴 向窜动对端面测量读数的影响,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,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 密机器和高速机器。如:汽轮机、离心式压缩机等。 4外圆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测量外圆, 其原理是通过相隔一定间距的两组外圆测量读数确定两 轴的相对位置,以此得知调整量和调整方向,从而达到对中的目的。此方法的缺点是计算较复杂。 5单表法 此方法只测定轮毂的外圆读数,不需要测定端面读数。此方法对中精度高,不但 能用于轮毂直径小且轴端距比较大的机器轴找正, 而且又适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 (如高速轴、大功率的离心式压缩机组)的轴找正。用这种方法进行轴找正还可 以消除轴向窜动对找正精度的影响。联轴器找正相关文章推荐:梅花联轴器找正原理是什么?怎样找正? 联轴器如何找正对中?有图有方法
NBK联轴器手册 MST-40K/MST-20C/MWSS-12C 沟槽型 狭缝